春暖花开的日子,很多人出去踏青采摘蒲公英。蒲公英,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兼用,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中医学认为,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入肝、脾、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为乳痈要药,兼有利湿之功,具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我国古籍医书对其草本特征都有详尽描述。《唐本草》载蒲公英“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本草纲目》载蒲公英于菜部,谓:“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集解保升》曰:“蒲公英草生平泽田园中……花如单菊而大,四月、五月采之。”《群芳谱诠释》云:“四时常有花,花罢成絮,絮中有子,因风飞扬,落湿地即生。”《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其:“嫩可为蔬,老则入药”。

食用蒲公英,最好选择在初春的四五月间,在开花之前采下,那时清火、消炎、抗癌的功效最佳。

●生吃

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

●凉拌

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分钟,沥水,再用冷开水冲一下。佐以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菜。

●做馅

将蒲公英嫩茎叶洗净水焯后,稍攥、剁碎,加作料调成馅(也可加肉)包饺子或包子。

●煮汤熬粥

为了减少蒲公英苦味,食用时可将其洗净后在开水或盐水中煮5~8分钟,然后泡在水中数小时,将苦味浸出冲洗干净,再煮汤或熬粥。

●蒲公英茶

干燥蒲公英75克,水毫升,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1小时,滤除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蒲公英桔梗汤

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白糖少许,一起煎成汤,对痈疽有一定疗效。

蒲公英玉米汤

蒲公英60克,玉米蕊60克,加水浓缩煎服或代茶饮,用于治疗热淋、小便短赤。

注意: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且用量不宜过大,过大易致缓泻。

弘医堂人恪守“众善奉行,诸恶莫为,立业做事,传承国粹”的行为准则,坚持“弘国医济世、奉仁德待人”的创业宗旨,以捍卫“原版中医”为己任,弘扬“敬师、传承、感恩、大爱”的企业文化,向世界人民推广和传播中华国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gongyinga.com/pgyys/1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