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大自然给予的美味都有啥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ge_ala 春日里吃腻了大鱼大肉的我们,不爱荤菜,独爱野菜。这个季节山水宜人,也为野菜提供了恰如其分的生长空间—山野间,稻田边,生命力顽强的野菜总是最先为人们带来春日的气息。 每年的这个时候,只需去菜市场走一圈,便不用为今晚的餐桌发愁。各式野菜争奇斗艳,一道荠菜笋丝炒年糕,是最经典温润的江南味道;几粒马兰头青团,在主菜之外,又为自己的胃袋增添了几分软糯。 芦蒿 嫩绿、脆爽、挺拔,芦蒿又名蒌蒿,它的香气,让汪曾祺也忍不住直呼:“感觉就像是春日坐在小河边,闻到春水初涨的味道。”芦蒿分为野生和大棚版。野芦蒿的根茎略带血红,外表粗犷,价格也贵上一些。虽然南方不少地方都有吃芦蒿的习惯,但深究起来,它应是名副其实的南京特产。《儒林外史》中有过这样一幕:在南京的小客栈吃饭,“一碟腊猪头肉,一碟芦蒿炒豆腐干,一碗汤,一大碗饭”。在每个南京人心里,都有一盘替代不了的芦蒿炒干子。 马齿苋 马齿苋原本是田间杂草,也叫五方草、马齿菜、长寿菜,在以前是穷人的灾荒蔬菜,后来才渐渐发展为今天常见的桌上野菜。它的藤蔓般的茎呈嫩粉色,贴着土地生长,叶片则是绿色的长圆形,像是马的牙齿,故而得名马齿苋。吃马齿苋,要赶在夏天开花之前尝鲜,这也是马齿苋最嫩的时节。它的茎叶在野菜中属于肉感十足的类型,一口下去爽脆多汁,带着一丝丝酸爽,只要稍加凉拌,就是一碟合格的送粥下饭小菜。 黄瓜花 野菜在北方的修养 相比之下,北方人对野菜的爱就要来得更直白。 “南北早春好,正是荠青时。”荠菜算是野菜家族里最为人熟知的一种,从南到北都能寻到其踪影。同样是荠菜,北方人选择把荠菜包进包子、饺子,饱满紧实的荠菜馅带着一点猪油的温润,是一种扎实朴素的鲜美。 除了野菜入馅,人们还会将生野菜拿回家洗净,或是与蒜和味极鲜同拌,只求一个咸鲜;或是加点醋和香油,清新开胃;甚至空口蘸酱都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必备下饭菜。 香椿 香椿有紫香椿和绿香椿两种,前者色深而香气厚重,后者色浅而香气清淡。紫香椿紫红色的叶片,色如玛瑙、鲜爽肥厚,气味浓烈,与江南淡雅的春天格格不入,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北方人会对其情有独钟。雨水前后,香椿芽冒头,人们也早已将目光锁定在了香椿树上。在北方人眼中,鸡蛋和豆腐才是香椿的最佳伴侣:香椿炒鸡蛋香浓可口,没有加肉却有一股荤香;洁白柔软的豆腐浸润香椿的油香,滋味也丰满了起来。 蒲公英 童年时,我们对蒲公英的记忆是可以被吹进风里的白色绒花;长大后,我们眼中的蒲公英就变成了老年人养生杯里的泡水常客。在广袤的北方地区,菊科植物蒲公英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野菜一员。东北人喜欢称它为婆婆丁,朴素的名字里,包含着北方劳动人民对于田野的质朴感情。无论是过水凉拌还是与鸡汤同煮,和别的野菜相比,蒲公英略显清苦。除了凉拌,作为可入药可食用的草本类植物,蒲公英也经常被人们晒干,与玉米须、红枣、枸杞一起泡水做茶饮。 柳叶蒿 “顶端叶似柳,味清香似艾。”柳叶蒿和柳树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本是蒿类家族的一员,只因为生长在水畔河边,与柳林灌木相伴,因此得名柳蒿。和艾蒿、芦蒿、茼蒿一样,柳叶蒿带有蒿类植物标志性的特殊香气,在河北以北地区更为常见。人们吃柳叶蒿时,吃的是它在春天生出的芽,也就是柳蒿芽。尤其在东北和内蒙古一带,人们喜欢掐下它顶部的嫩芽,焯熟之后,用来包包子、凉拌、做咸菜,或是与大鱼大肉同煮,细细品味之间,清香弥漫于唇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gongyinga.com/pgyzz/13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七种自带青霉素的野菜,城里人视它为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