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常识蒲公英的药用价值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主要价值 营养 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体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叶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热量约有.8千焦。 1.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 2.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 3.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药用 性味:苦甘,寒。 《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李杲:微苦,寒。 《本草述》:甘,平微寒。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甘,寒。 归经:入肝、胃经。 李杲:足少阴经。 《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太阴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催乳。治疔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 《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禁忌: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gongyinga.com/pgyxy/1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您知道蒲公英的药用价值么
- 下一篇文章: 低至6元的胶价,西双版纳胶农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