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像蒲公英一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 市第五幼儿园于年建园,是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目前开设12个教学班,在园幼儿名,全园教职工75人。年9月,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幼儿园以养成教育和阳光体游为办园特色,努力践行“向阳生长静待花开”的办园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有力推动了办园质量和育人质量的“双提升”。 近年来,市第五幼儿园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持续探索新思路,挖掘新内涵,把传统民族体育游戏拓展到阳光体游中,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家国情怀的培植渗透在养成教育中,以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培植家国情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保育教育全过程,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了解、感受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从而更好地萌发爱国、爱党和民族团结最真挚、最朴素的情感,使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播撒在幼儿的心中,为推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想春风化雨 幼儿园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方法,创新思路,建立机制,强化制度保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支委与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建立幼儿园、保教、年级组、班级四级创建工作体系。制定了《市五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制度》《市五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市五幼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提高创建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幼儿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借助“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中国梦”主题实践相结合,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的学习,有重点、分层次地向全体教师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党员教师在教育、宣传、引导方面发挥效能,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帮扶贫困家庭,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环境润物无声 在环境创设上,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办园特色有机融合,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从自然、民族、社会为载体的文化环境创设入手,以丝路文化、甘肃河西走廊风情为着眼点,创设了地域文化特色廊,“缤纷华夏”展示廊、“核心价值观”宣传廊、“民萃园”“扎染轩”主题文化区域等,将民族知识和文化巧妙融入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提升对民族知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幼儿从“我住南市区”“我爱嘉峪关”到“美丽新甘肃”“童眼看世界”四大主题环境中感受家乡的文化之美。在家园共育上,面向社区创设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走廊”,通过“小手拉大手”向家长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主题,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大力营造同舟共济、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为进一步凸显办园特色,幼儿园不断拓展阳光体游的形式和内容,因地制宜,打造了基于民族文化元素的“民族游乐园”“红旗小军营”,在民族和军营题材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积极、合作的乐观心态,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种子扎根沃土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幼儿期是各种情绪情感的萌芽期,也是关键的塑型期。幼儿园深入实施金种子工程,高效开展“立德树苗”教育工作,落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构建了“石榴花开”红色课程体系,通过民族团结小课堂、小舞台,石榴花开音乐吧、艺术展等形式展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果,帮助幼儿形象地建构起民族文化的立体性认识。依托甘肃省“十三五”课题《新时代视野下培植幼儿家国情怀的实践研究》,将爱国教育、养成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更加充分的感受、了解、体验各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度。 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石榴籽精神”“了不起的中国”“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讲普通话”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纳入园本课程教学计划,贯穿到教育教学及幼儿园各项发展规划中,结合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育活动,运用幼儿园网站展示民族团结教育成果,开展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讲好“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民族团结的种子,引导他们从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花常开长盛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和魂,幼儿园通过创新育人载体,构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体系,借助以文化人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元的活动,激发全园师幼的家国情怀,引导幼儿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幼儿园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以不同地区多民族的艺术视野在幼儿中开展了讲民族故事、赏民族工艺活动,引导幼儿在听一听、看一看中了解民族知识、欣赏民族艺术,通过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手工制作展、家长进课堂等活动,让幼儿从小了解民族艺术文化特色,丰富民族认知。老师们从众多艺术文化中,筛选出优秀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突显民族特点的歌曲和游戏,融入课程资源中,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开展了唱民族歌曲、玩民族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唱一唱、玩一玩中感受体验民族文化,通过多种民族游戏材料的投放,有效地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培养他们乐于探索、坚强、勇敢等良好品质。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都会开展穿民族服饰、跳民族舞蹈活动,通过穿一穿、跳一跳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孩子们在多民族的融合、多元化的碰撞中充分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之美和艺术之美,为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供稿: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赵丽 审核|马俊春 声明 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及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按《嘉峪关日报社稿酬发放办法》支付稿费。联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gongyinga.com/pgyzyy/12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原创童话蒲公英寻家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