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小学知识
本单元的课文中,《搭船的鸟》讲述作者搭船到乡下时,观察到了一只漂亮、动作敏捷的翠鸟。《金色的草地》记录了作者和弟弟在乡下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上玩时,发现了草地有时是金色的,有时是绿色的。 看,世界多么奇妙,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会有新发现! 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吧! 这次习作要注意以下两点: ⒈习作的内容应该侧重于自己最感兴趣的观察,要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⒉观察时要细致,注意细节描写,把观察的具体过程和发现的问题写清楚。 关于素材的选择与写作顺序: 动物:母鸡、蜗牛、燕子、金鱼……(可以先写静态,再写动态) 植物:含羞草、太阳花、桂花……(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顺序,如栽种、发芽、长叶、开花去写) 自然景观或现象:河流、山川、田野、电、风、四季变化、日出、夕阳、星空……(可以按照景物的形状、颜色、光亮、声音等顺序一一介绍,还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去写) 熟悉的场景:课间十分钟、做早操、街市、书店、广场……(可以先写景物,再写人们的活动) 社会生活:不文明的行为、手机功能越来越多……(可以先写以前是怎样的,再写现在是怎样的) 利用各种感官来观察事物 世间万物丰富多彩,我们要学会调动不同的感官来观察事物,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事物,感受到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视觉:用眼睛看看观察对象的大小、形状、颜色、构造等。 听觉:用耳朵听听观察对象的声音。 触觉:用手摸摸观察对象的软硬、冷热、干湿等。 嗅觉:用鼻子闻闻观察对象的气味。 味觉:有的东西可以用嘴尝尝它的味道。 并非全部的感官都要用上,需要根据观察对象进行选择,可以写两三种。 比如课文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作者就用了视觉、触觉、味觉来观察杨梅。 这类观察作文,重在展现事物的变化。以事物为观察对象,写作时可以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来组织材料。以场景为观察对象,写作时可以先总写周围环境的变化,再具体描写某种事物的变化。 抓住特点:对于观察的事物,要细致观察,深入了解,总结出事物的特点,然后把你发现这个特点的过程写清楚。在描写事物的过程中,可以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突出事物的特点。 写变化:我们在观察时要用心去感受事物的变化。往往是在对比中看出来的,我们需要抓住事物的特点,通过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现象来展现变化。 比如《金色的草地》一文,作者就写出了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上有时是绿色的,有时是金色的。 例文:《我爱家乡的山》 我爱家乡的山,它一年四季都很美。 春天,山上的小草长出来了,好像给大山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小花露出了笑脸,有红的、黄的、紫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春天的山上,到处都是欣欣然的样子。 夏天,山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爬山的人们在“大伞”下乘凉,小孩子们在伞下嬉戏打闹。炎热的夏天因为“大伞”而不那么炎热了。 秋天,山上的果子成熟了。有百香果、木瓜、杨桃等,快把枝头压弯了。果实们好像在说:“快来摘我呀!”秋天,漫山都是丰收的喜悦。 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落在了山上。小伙伴们在山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冬天的山因为有了小朋友们,不再孤单了。 家乡的山真好,我爱家乡的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gongyinga.com/pgyys/12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肝火旺盛的人有什么特征记住这3个表现,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