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线咨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91170.html

蒲公英,原本是田间地头不起眼的野菜。随着对其营养价值的逐步认可,已被加工成了蒲公英酒等等衍生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在青岛蓝谷高新区,随着蒲公英种植和深加工的发展,成功开辟了一条村民致富新途径。

记者在青岛蓝谷高新区东桥头村的蒲公英基地看到,负责人杜世斌正带领村民在蒲公英花海中采集种子,整个基地一片忙碌景象。杜世斌原本经营着一家机械维修企业,转行种植蒲公英,源于六年前一次偶然:“当时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利用蒲公英辅助治疗食道癌的事例,因为我父亲也是食道癌患者,所以我感触非常大,因此我下定决心,想种蒲公英。之后我到全国各地去实地考察,考察以后回来总结经验,三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试种成功了。”

试种成功的杜世斌,直接将蒲公英种植规模扩大到了亩,经过不断总结摸索,现在亩产可以达到两万斤以上。据了解,这里的蒲公英是基地自己研发培育的特大型多倍体新品种,无论是在生长个体上,还是在营养价值、功效上,都是普通蒲公英的4到8倍。“这种蒲公英的鲜叶有多种用处,可以生食,可以包包子、包饺子。现在市面上的鲜蒲公英叶是15块钱一斤,而我们的蒲公英根是40块钱一斤,一年能收七茬,一茬在三千斤左右,每亩年收入是一万两千元左右,利润非常可观。”杜世斌说。

为提升产品附加值,三年来,杜世斌不断加强跟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先后开发了蒲公英茶、蒲公英酒等十几种衍生产品,远销西安、郑州等地,去年产值达到了多万元。小小蒲公英,摇身变成了“致富草”。青岛蓝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仁建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已经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的农户进行了试种。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流转土地,扩大蒲公英种植规模,同时还将继续打造蒲公英基地与周边的蓝莓基地、莲藕基地、大枣基地融合为一体,打造农业产业园,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带动周边村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文:黄璐璐王海磊

总编/于法河

副总编/袁民

主编/刘伦三

编辑/万梦琪

法律顾问/兰卫孝

信息联系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gongyinga.com/pgyys/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