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药探秘--蒲公英

来源

口口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的新鲜全草。

别名

口口凫公英、蒲公草、婆婆丁、黄花地丁、奶汁草、羊奶奶草、双英卜地。

生境与分布

口口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大药店可栽于盆钵中随用随挖。亦可从野外挖回,除净泥土,用保鲜膜包裹,置3~5℃冰箱中短期保鲜。

形态特征

口口多年生草本,高约10~25cm,全株含白色乳汁。叶片根生,排成莲座状。叶片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窄,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羽状分裂。花茎上部密布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根呈圆锥状,稍弯曲,质脆易折断。茎叶折断均有白色乳汁流出。气微,味微苦。本品以叶多、色嫩绿、根完整者为佳。

性味功效

口口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散结消痈之力较干品更强。适用于各种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尤治乳痈乳疥、红肿坚块,更具捷效。可内服,可外敷,若两者结合应用则疗效更佳。

附方

1.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口口取鲜蒲公英适量,捣碎加鸡蛋清1个,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一般1周内肿胀可消,疼痛消失,热退,多无并发症。此外,对Ⅰ~Ⅱ度烫伤,日敷3次,用药2~3日即效。

2.乳痈

口口鲜蒲公英30,银花15g,炒山甲9g,连翘12g,天花粉12g,青皮6g,柴胡9g,生甘草6g,水煎服。并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白糖,局部外敷,每日换药两次。适用于早期红肿坚实,脓肿尚未形成者。

3.急性结膜炎、睑缘炎等

口口用鲜蒲公英捣取汁,制成1%点眼液,点眼,一日数次,并结合菊花煎水熏洗患眼。清末名医张锡纯常用鲜蒲公英g,煎汤2大碗,温服1碗,另1碗乘热熏洗患眼。对于眼疾肿痛,或胬肉遮睛,或赤脉络目

4.血栓性外痔

口口新鲜带根蒲公英全草2kg,洗净,分2剂煎服(每剂1kg)。第一剂煎3次,每次煎药液ml,分别在晚上6时、9时、12时服下;第二剂于第二天晚上分3次服下,方法同第一剂。应该注意的是每次服药前先小便1次。

5.化脓性中耳炎

口口采新鲜蒲公英取全草、根茎叶花。去枯叶,用清水洗净,置于阴凉通风处将其表面水分蒸发干净。然后剪成碎片,用洗净的药臼捣成糊状,取出用消毒纱布双层包裹用力拧挤,以干净消毒器皿接其鲜汁,用滴管吸取,每日早、午、晚各1次滴入耳孔,滴药前先将耳道脓血清洗干净。3~5岁者每日3株,6~10岁者每日5株,10岁以上者每日用7株。症状表现为耳道疼痛,有脓血分泌物,听力有不同程度减弱,并发颈淋巴结炎。

声明

本文由“北京建生药业”原创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回顾:

鲜药探秘—四叶参

鲜药探秘—生姜

鲜药探秘—山芝麻

鲜药探秘—沙参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美丽黄皮肤行动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gongyinga.com/pgyys/2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