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冻存菌种是怎么死的
作者 石决明 编辑 兔兔子 来源 实验助手 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一般采用超低温冻存保藏菌种。从硬件条件的不同来看,比较多见的有-20℃、-40℃、-80℃和液氮(-℃),而随着保藏温度的降低,菌种的新陈代谢速度也随着降低,保藏的时间也随之增加。而针对某一个实验室来讲,硬件条件并不是那么齐备,可能只有一个普通的家用冰箱。那什么条件优化能最大限度的利于菌种保藏呢?从正面讲菌种保藏的文章已经很多,今天我想从反面来介绍一下冻存菌种是怎么死的,希望会有不同的启发。 “菌种如果没有冻存,消耗完培养体系中的营养物质,在自身代谢的垃圾包围中逐渐老去,直至死亡。低温冻存延缓了这一过程,但是就是冻存也带给了冻存菌种两次足以致命的考验: 1.菌种在冷冻期间发生收缩,细胞内部水分会形成冰晶破坏细胞结构 2.而后在解冻时菌种细胞又变得肿胀,自由基积累,有些只能短时间存活 针对考验本身来说,就需要在冻存菌种采取一定的行动。首先,冻存操作要慢,有人推荐梯度降温,最后再到超低温。解冻操作要快,迅速达到菌种复苏需要的温度,水浴最佳但是避免剧烈震荡。其次,在冻存培养基中添加防冻剂(让细胞内部不要结冰)和渗透压保持成分(最简单就是生理盐水)。还有就是使用专门的复苏培养基,最好带有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还有适当的营养成分。 甘油冻存法中的甘油就是防冻剂,但是甘油并不是最好的防冻剂。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简称DMSO)是目前最佳的防冻剂,可以取代细胞中的一些水,以防止冰晶形成刺穿细胞,而后在解冻时又防止细胞变得肿胀。一些比较脆弱的细胞,例如原代细胞,的冻存培养基中都含有10%的DMSO。但是DMSO具有一定的毒性,尤其容易渗透皮肤,所以在菌种冻存保藏中才选择了甘油作为替代。在这个角度理解,甘油作为替代防冻剂并不具有类似于DMSO完美的特性,所以在现有甘油保藏1年(-20℃)的水平下已经没有继续开发的必要。 小编 如有疑问和补充的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交流石决明原创精选《中国药典》背后的一些逻辑与思考微生物基础-革兰氏染色(实战版)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增菌篇培养基性能的一些测试你不一定懂洁净室厂房验收长 按 关 注 实验室检测从业人员的问答、直播教学、技术交流社区 实验助手APP ouapp 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gongyinga.com/pgyys/10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世界最穷国家之一,所罗门群岛,养一头猪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