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同城”多有温度,时不时就来教你认个中草药,还是有价值的中草药,多涨知识呀。

想来大家对诸如马齿苋、龙葵、鬼针草这些随处可见的小草药,还是颇感兴趣。那今天要讲什么呢?要不让犁头草也来混个眼熟吧。

犁头草这名太俗!有没有文艺点的?有,紫花地丁。是的,犁头草就是紫花地丁。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我没见过开得漫山遍野的地丁草,脑补都知道那场景一定不亚于薰衣草花海。它低调安静地躺在山间树旁,愿意做公园里人们拍照的背景墙。我还是喜欢生机勃勃的紫花地丁,浪漫起来,一点都不含糊。

不过,紫花地丁被摧残以后就是一团杂草,干巴巴,尘又多,是以前在药店最讨厌抓的一种药,也是用得最多的药之一。

来近距离围观它的芳容,其懒散地开在地里的时候,看起来也有那么一点寒酸。

摄于深圳宝安区

两点水

李时珍是这么描述紫花地丁的:处处有之,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和图片一对比,还真是如此。

八了这么多地丁草的外貌图,该说说它的药用。

紫花地丁最喜与金银花、野菊花、蛇舌草、蒲公英等搭配,外用治疗痈肿疮疖,对于治疗皮肤上出现的红肿热痛,它算是行家。

紫花地丁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的能力与金银花、蛇舌草等媲美。此外,像黄疸、腹泻、毒蛇咬伤,都能用这株小草缓解症状。

下面来细数一下,紫花地丁的功用吧。

黄疸内热:用其全草干品,研末与酒适量,送服。

疔疮肿毒:用鲜地丁草+葱头+生蜜,捣烂后敷与患处。

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地丁草捣碎,再加白面,放在醋中泡一夜,再贴在疮上。

喉痹肿痛:取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肠痈:地丁+大黄+红藤+白花蛇舌草同用。

作为中医药大家族中的一员,紫花地丁既亲民,又积极踊跃帮助各路患者摆脱病痛。我们不需要像鹿茸人参那样高大上!能治好病就是好药!

不过,此为性寒之物,除肠胃虚寒的人慎服外,不能准确辩证者,也不要随便当小白鼠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gongyinga.com/pgyxy/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