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2日是第九个“国际慢粒日”,正大天晴联合水滴公益、水滴病友之家、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开展了公益项目——晴空计划蒲公英行动关爱患者系列讲座。活动邀请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的马军教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医院吴德沛教授领衔的30位专家组成患教专家团,为广大患者和大众带来了一场慢粒患教公益科普盛宴。

活动秉承联系患者实际、传递科学理念的原则,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等患教形式成功召开,实现医患之间的良性沟通,践行和传播了慢粒全病程管理的理念,为广大患者充实了抗击慢粒的知识储备。

慢粒可治可控医患一体化沟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作为近年来日趋引发重视的疾病,是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之一,在我国年发病率为(0.36~0.55)/10万人,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相比欧美国家发病年龄多为60岁以上,我国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早,中位年龄为45-50岁,甚至见于一些20多岁的年轻人。

针对国内患者发病早、带病久的特征,如何让患者更好的长期生存一直是医疗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问世为慢粒患者带来福音。一线药物治疗让慢粒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到85%~90%,通过规范医疗和定期检测,慢粒已经转变为“可治可控”的慢性病。

尽管慢粒白血病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实现停药达到临床康复水平,但是不少病患对于慢粒的认知和了解、日常的治疗和预后护理依然存在较大的盲区,不利于慢粒规范化诊疗的开展,因此长期有效的医患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爱慢粒公益患教积极行动

晴空计划蒲公英行动关爱患者系列讲座自9月8日揭开帷幕,一系列深入浅出的白血病相关知识科普,以权威专家解读回应了病友的关切,受到广大病友的热烈欢迎,也提高了大众对白血病的认知。

图文并茂开展讲解,科普大众形成共识

9月8日,晴空计划邀请医院血液科行政副主任唐晓文教授制作并发布了白血病知识科普图文,针对白血病的可能病因、治疗、预后、护理要点等内容进行了权威讲授和具体解析,累积吸引了5.96万人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gongyinga.com/pgyzy/12360.html